

《小程序里的小红花,藏着比“第一”更重要的事》
儿子趴在沙发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来划去。小程序的打卡页面里,八朵小红花排成一串,最底下是老师的评论:“竖着背超流利!下次试试横着背,老师等你挑战~”
他突然抬头,举着手机冲我笑:“妈妈你看,老师说‘等我挑战’呢!”阳光落在他睫毛上,我想起第一次打卡时,他攥着手机的手在抖。
那天是暑假第一次打卡,要求竖着背1-5的口诀。他背到“5×4”时卡了壳,额头抵着墙壁,声音小得像蚊子:“我忘了……”我正想催,手机震了震,是老师在小程序里的私信:“别急,让孩子慢慢想,背错了也没关系,咱们先练熟‘5×2’,明天再试‘5×4’。”
后来才知道,老师给每个孩子的评论都不一样。背得快的,会写“试试闭眼背?更厉害哦”;卡壳的,会留“明天先背3句,咱们慢慢加”。儿子的第七次打卡,老师在小红花旁边画了个笑脸:“竖着背像小火箭一样顺!下次横着背,就当给口诀排排队~”
现在他每天扒着小程序看评论,背之前会自己念叨:“今天要给口诀‘排队’啦。”背到“8×7”时,突然停下来问:“老师会不会觉得我排得不好?”我摸着他的头,突然懂了那些小红花和评论的意义——不是催着往前跑,而是告诉孩子:“你每一步都被看见,难的地方,有人帮你拆成小台阶。”
早上整理书桌,发现他在练习本上画了棵“小红花树”,每朵花旁边都写着老师的话。最底下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说,排队的口诀也会变顺的。”
我们总在找让孩子“拔尖”的方法,却忘了最好的教育,是有人蹲下来,把“难”拆成“下次试试这样”,把“要加油”变成“我等你”。
你们家的小程序里,藏着哪些让孩子眼睛发亮的瞬间?又或者,我们是不是太急着要“结果”,忘了陪孩子慢慢踩稳每一级小台阶?
来自普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