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后3年来一场温柔的自我觉醒💛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蛋,恍惚间她已经来到身边3年多了。这3年,我从手足无措的新手妈妈,慢慢摸索育儿之路,也完成了一场漫长的自我疗愈——原来最好的育儿,从来都是双向成长。
刚出月子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很混乱的阶段。激素波动带来的情绪崩溃、育儿知识的空白、家庭矛盾的升级,还有身份转变的迷茫,让我总在深夜躲进卫生间偷偷落泪,感觉被“妈妈”这个标签困住了。直到女儿2岁多,我才慢慢醒悟:想养好孩子,得先把自己“养”好。
📚阅读是疗愈的起点
趁娃午睡、睡前的碎片时间,我啃完了《儿童心理学》,摸清孩子成长规律,减少育儿焦虑;又读了《自愈》《非暴力沟通》,学着与自己的情绪和解。原来很多育儿时的崩溃,本质是自己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在作祟。
🎨今年开始带娃重拾爱好,找回自己
生娃后搁置的画展、手工,我试着和女儿一起重启。周末推婴儿车去美术馆,她拿着自己玩具和画笔沉浸在小推车里,我静静看展;哪怕只有一小时,属于“我自己”的快乐也能治愈一周疲惫。这个10月最解压的就是和娃一起完成了她幼儿园的第一个手工作业,用简单的材料,以树叶为题,做出不简单的生态灯笼!虽然大部分组装的工作都是我做的但是前期涂色工作都给孩子了等她第二天起床看到灯笼时特别兴奋!
❤️无论你在孕期、产后还是备孕,我们先是自己,再是妈妈、是女儿。只有把自己养得情绪稳定、内心丰盈,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也能更好地胜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
愿我们都能在育儿旅途中,慢慢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自广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