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朋友间热议的“能否接受孩子成为普通人”。
我的一些朋友混得风生水起,但他们心目中的普通人,是学历、收入、智商、事业不如自己,其他方面却与自己相当,物质上虽不及父母,但内心满足,知足常乐的人。
可我觉得,这样的“普通人”太难当了。
我接触过不少80、90年代的学霸,他们内心充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成就。他们知识储备丰富,经济条件也不错。要是没了这些,很多人可能会陷入自卑。
还有那些卷王,他们的自信往往来源于赢了他人,而非自己内心的坚定。我认识的一位卷王,年收入上百万,但中年失业后,整个人就垮了,甚至有些应激反应。以前收入高时,他觉得自己自信从容,心态也好,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性格。其实很多时候,人没那么强大,钱确实壮胆,这话不假。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即便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能内心丰盈的人,跟把孩子培养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从而内心自信相比,前者说不定更难实现。
来自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