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诊断

手足口病的诊断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检测方法详解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性疾病,通常在经过医院治疗并使用医生开具的药膏后,大多数患儿能够在一周内康复。因此,家长无需过度担心。以下将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及检测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赖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需具备病原学证据。以下是具体的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特征

  • 季节性:手足口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 人群特征:主要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聚集的场所,如幼儿园或托儿所。
  • 流行趋势:具有流行性,常出现局部暴发。

2. 临床表现

  • 发热:初期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发热。
  • 皮疹: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 病程:通常较短,多数患儿在1周内痊愈。

实验室辅助检查

为进一步确诊手足口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辅助检查:

1. 血常规检查

  • 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微升高。
  •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

2. 血生化检查

  • 部分病例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轻度升高。
  • 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血糖升高。

3. 脑脊液检查

  • 外观:脑脊液通常清亮,但压力可能增高。
  • 白细胞:计数升高,危重病例中多核细胞可能多于单核细胞。
  • 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 X线胸片

  • 表现:双肺纹理增多,可能出现网络状、点片状或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主,严重时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5. 磁共振成像(MRI)

  • 主要表现为脑干和脊髓灰质的损害。

6. 脑电图

  • 部分病例可见弥漫性慢波,少数出现棘(尖)慢波。

7. 心电图

  • 无特异性改变,但可能观察到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以及ST-T段的改变。

8. 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是确诊手足口病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方法:

  • 病毒分离:从患者的咽拭子、咽喉洗液、粪便、肛拭子、脑脊液、疱疹液或其他组织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核酸,并鉴定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
  • 核酸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患者标本中的肠道病毒核酸。
  • 血清学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升高4倍或以上。

总结

手足口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则需病原学证据。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