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足口病:病因、症状及治疗指南

概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等儿童聚集的场所传播。

病因

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鼻涕、粪便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症状

  • 牙周疼痛
  • 食欲减退或厌食
  • 轻微发热
  • 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溃疡

治疗方法

普通病例

  • 一般治疗:隔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 对症治疗:结合中西医方法缓解发热等症状。

重症病例

1. 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 控制颅内高压:使用甘露醇(0.5-1.0g/kg,每4-8小时一次,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 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病情使用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或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
  •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 其他对症治疗:包括降温、镇静、止惊等。
  • 密切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 呼吸和循环衰竭治疗

  •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 确保静脉通道畅通,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 呼吸功能障碍: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调整呼吸机参数以维持氧合。
  • 限制液体入量,必要时使用利尿药。
  • 药物治疗:根据血压和循环情况使用米力农、多巴胺等药物。
  • 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3. 恢复期治疗

  • 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 开展功能康复治疗。
  • 结合中西医方法巩固治疗效果。

家庭护理建议

  • 为患儿提供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减轻口腔疼痛。
  •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 确保患儿多喝水,预防脱水。

预防措施

  •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后。
  •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或其他物品。
  • 定期清洁和消毒玩具及儿童常接触的物品。

结论

手足口病虽然没有特效药,但通过对症治疗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儿能够完全康复。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