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率97%!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不醒!有医生紧急提醒→



天气开始热起来
不少家长都开始带娃
去游泳或者玩水
不过最近
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的求助信息
引起广泛关注
这则信息透露
其带5岁女儿于6月7日
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
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
6月23日住进医院后出现抽搐
随后昏迷不醒
并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
情况非常危急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无独有偶,2023年6月
贵州一名孩子家长在网上
持续记录自己孩子生病就医的经历
据说孩子去海边游了一次泳
竟感染了罕见的“阿米巴原虫”
俗称“食脑虫”
最要命的是
这个病目前没有特效药,死亡极高
堪称“超级杀手”

此外,日前
我国台湾地区的疾控部门
在《新发传染病》发表了一例
罕见的“食脑虫”感染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病例报告
报告提到
一位年仅30岁的女性
在室内水上乐园游玩5天后
出现头痛和肩颈僵硬等神经系统症状
之后又出现发烧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就诊3天后去世
当地疾控部门在水上乐园环境样本中
发现了被称为“食脑虫”的
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
那么
食脑虫到底是什么虫?
它是如何进入大脑的?
感染后有何症状?
真的无药可治吗?
夏天玩水应该如何避免感染?

1“食脑虫”是什么虫?
“食脑虫”并不是一条虫
而是一类喜欢自己“漂泊”的单细胞小生物
学名叫自由生活阿米巴
最“臭名昭著”的有三种
一种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一旦冲进鼻腔,可沿着嗅神经钻进大脑
引发急性阿米巴脑膜炎,进展飞快
其次是巴拉姆希阿米巴和棘阿米巴
前者更喜欢通过皮肤小伤口
或吸入尘土慢慢进入体内
后者常见于隐形眼镜相关角膜炎
偶尔也攻击大脑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食脑虫”感染遍布全球各地
在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
比利时、捷克、泰国
以及南美洲、非洲等地均有报道
即使在具有良好医疗条件的医院
患者采取了积极救治措施
病死率也高达97%以上
“在中国,得食脑虫属于罕见事件
感染概率极低
一年到头全国也难得见到几例
但感染者中多见幼儿、青少年群体
如果得了这种疾病
一旦进脑,病死率很高
发病后常在一周内迅速恶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副主任王新宇表示
“食脑虫”的早期症状像普通脑膜炎
——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脖子发硬
很容易被当成细菌或病毒感染
等真相大白时已错过最佳窗口
很多有效药高剂量应用又容易带来副作用
不过
国内已有成功抢救的报道
但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AI配图,与本文无关)
2哪些地方容易感染?
夏天在湖泊、温泉、河道、戏水池潜水
跳水,鼻腔被温暖的淡水猛冲
这就是最典型的感染途径
同时自来水直接洗鼻也可能感染
如有人用洗鼻壶冲鼻
如果水没煮沸或消毒
就给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开了后门
而棘阿米巴则最爱脏水配隐形眼镜
严重可导致角膜溃烂甚至失明
在园艺、摸泥、养花时
皮肤伤口接触湿土或浑水
巴拉姆希阿米巴可能从伤口的小裂口潜入
“食脑虫”感染多发生在青年和儿童中
有人认为这与免疫力低下有关
也有人认为其发病具有一定的聚集性
“海水因盐度高,正规游泳池因余氯充分
这两种环境基本‘劝退’阿米巴
感染记录凤毛麟角”
王新宇医生强调
但如果在“温暖淡水呛鼻”后一两周内
出现高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脖僵硬
甚至很快意识模糊,务必立刻就医
并主动告诉医生
我最近在哪个水域把水呛进鼻子了
时间就是生命

3如何防范?
既然食脑虫主要生活在水中
暑假期间,带孩子玩水时
应该如何避免感染食脑虫呢?
- 首先,不要将头浸入水中。去湖边、池塘、河流、喷泉、温泉等处游玩时,尽量避免鼻子进水,以防止变形虫进入鼻腔。
- 其次,不建议游野泳。游泳最好去定期消毒的游泳池或水上乐园,还要戴好泳镜和鼻夹。不要踢水下的沉积物,以避免变形虫分散进入水中。
- 此外,用煮过的温开水清洗鼻腔。玩水后,最好马上用瓶装水清洗鼻腔,回家后最好再用煮沸过的温开水清洗一次。鼻炎患者日常清洗鼻腔时,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要用煮沸的水做成生理盐水,洗鼻壶等工具也要清洗、消毒。
- 最后,如果游泳、戏水后出现头痛、呕吐、发热、嗅觉异常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中国科学报、东方网、新民晚报、网络等,图片来源见标注,如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自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