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有了娃,“哄睡”曾是我每天最头疼的事——抱着晃、哼着歌、走着哄,常常折腾到深夜,娃还瞪着大眼睛精神得很。直到摸索出一套规律作息,现在娃到点就自己往小床上爬,老母亲终于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夜晚了!
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小技巧:
- 固定睡前仪式:每天晚上7点半准时开始“睡眠信号”——拉窗帘、开小夜灯、换舒适睡衣,再读10分钟绘本。重复一段时间后,娃一看到这些动作就知道“该睡觉啦”。
- 营造白噪音环境:一开始用手机播放雨声、海浪声,后来发现他对床头挂着的音乐旋转木马更敏感,柔和的旋律+缓慢转动的星星图案,不到5分钟就会打哈欠。
- 控制白天午睡时长:以前中午让他睡3小时,结果晚上熬到11点都不困。现在调整到1.5小时,傍晚再带他去小区跑两圈消耗精力,晚上沾床就睡。
现在看着他蜷在小被子里,小胸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嘴角还偶尔翘一下,老母亲的心都化了~ 养娃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找到适合自家娃的节奏,“睡神”其实不难养成呀!
来自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