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妈法则|妈妈的人生也有无限种可能
生娃前我总觉得,自由是天大的事儿,那时候接墙绘的活儿,三伏天在没空调的毛坯房里爬脚手架,满头大汗,每画完一单都成就感满满。朋友圈三天两头更新我的新作品,底下总有人喊“姐姐太牛了,带带我”!
娃落地那天,护士把红通通的小家伙抱过来,我盯着他皱巴巴的脸,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这咋弄啊?月子里有月嫂和婆婆搭把手还好,出了月子才算真的掉坑里。凌晨两点喂完奶,看着客厅堆成山的尿不湿和奶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一个月没碰过画笔了。
最难熬的是刚生完那半年,朋友圈彻底停更。以前合作的客户发来消息,问我最近有空没,我盯着对话框打了删删了打,最后只回了句“暂时不接了”,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废人。有次想拾掇拾掇画笔,刚调开颜料,娃“哇”地哭起来,手忙脚乱哄半天,再回头看,颜料早干了。
转机是娃半岁那天,他含糊不清地喊了声“妈妈”,虽然听着像“马马”,我突然就想给他留点啥。翻出落灰的相机,拍了张他啃脚丫的照片,随手发在小红书,配文“我的小麻烦,居然会叫妈妈啦”。第二天打开手机,居然有二十多个赞,有人问“宝宝穿的连体衣哪买的”,还有人说“宝宝好可爱,可以试试做童模”。
从那以后就像上了发条。趁他午睡拍辅食教程,晚上等他睡熟了写育儿笔记,把以前做设计的本事用在排版上,没想到慢慢攒了些粉丝。有天妈妈网的编辑加我,说有机会合作商单,当时可把我高兴了好久——原来我还能被人需要。
现在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又忙碌,早上七点起来给娃做辅食,出门遛娃时带他去公园拍素材,晚上写文案,有墙绘业务来了,便把娃给婆婆带几天。以前画墙是给别人空间添彩,现在记录生活是给自己留痕。当妈从不是枷锁,它逼我长出三头六臂本事——带娃时练就的耐心反哺设计,审美功底让母婴内容脱颖而出。那个爱爬脚手架的疯姑娘没消失,只是进化了:左手调着颜料,右手握着奶瓶,这才是野妈真正的硬核浪漫。
来自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