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美食”漂泊他乡的饺子香
虽然说中秋的月亮刚爬上天还有段时间,而我总想起河南老家的灶台——满桌月饼再精巧,也抵不过一碗刚出锅的热饺子。今年在广东飘着,本以为又要对着外卖过中秋,台风裹着雨丝敲窗时,停课通知却来得猝不及防,我握着手机竟先红了眼——终于能赶在节前回趟家陪娃了。
提前买好韭菜、胡萝卜,泡软一把干粉条,连面粉都挑了家乡常吃的牌子。到家时娃扑进怀里,我洗手扎进厨房,韭菜切碎时的辛香混着胡萝卜丁的甜,泡软的粉条剪得长短均匀,撒上葱花淋点香油拌匀,油花裹着馅料滚一圈,是刻在骨子里的熟悉味道。
和面时指尖沾着白末,擀皮时擀面杖转着圈,面皮从厚到薄,边缘带着手作的温度。娃凑过来要帮忙,小手捏着面皮揉成小团子,脸上沾了面粉像只小花猫,我笑着把他的“作品”捏成迷你饺子,摆进盖帘时,竟和我包的挤成了一排。
水开下锅,饺子在沸水里打了几个滚,浮起来时鼓鼓囊囊,捞进盘里冒着热气。一家人围坐桌边,娃捧着小碗啃着迷你饺子,爱人夹给我一个,韭菜馅的鲜混着粉条的软,热乎气从舌尖暖到心里。我们聊着台风天的趣事,说着娃最近的调皮,月光从窗缝漏进来,落在满桌蒸腾的热气里。
原来最像样的中秋,从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家人围着一碗热饺子,话里话外都是寻常日子的暖——这是河南人独有的中秋浪漫,简单,却足够记一辈子。
来自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