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节,“拒收礼物”彰显的教育本真
9月10日,云南昆明一所小学门口,堆满了被拒收的教师节礼物。这一幕,恰似一块投入教育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关于“尊师重教”的思考涟漪。
长久以来,部分家长形成了这样的认知:教师节送份厚礼,老师便能对孩子多些“关照”。于是,鲜花、礼盒甚至更贵重的物品,成了家长眼中“为孩子好”的“敲门砖”。可这所小学的举动,狠狠打破了这种“潜规则”,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尊师重教”的真正内涵。
老师最期盼的,从不是物质上的馈赠,而是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孩子在课堂上专注的眼神、攻克难题时的执着、考出好成绩时的喜悦,还有那一声声真挚的“老师好”,这些才是送给老师最珍贵的礼物。当孩子在学校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教导记在心里;回到家后,自觉完成作业,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老师的付出便有了最温暖的回响。
这所小学“拒收礼物”的做法,是对教育本真的坚守。它告诉我们,尊师重教不是靠物质堆砌,而是靠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热爱。让教育回归纯粹,让师生情在真诚中流淌,才是教师节最该有的模样。
来自普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