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护理避坑🍂秋季给娃加辅食?这5个坑我踩过别再犯!
秋天一到,不少妈妈开始给宝宝添新辅食,但干燥、温差大的季节里,辅食踩坑分分钟让娃闹肚子、过敏!分享我家娃试过的5个避坑经验:
1. 别跟风“秋补”加太杂
秋天总想着给娃补点“润燥食材”,我一开始同时加了南瓜、山药、梨泥,结果娃消化不良拉了3天肚子。正确做法:秋季新辅食一次只加1种,观察3天无不适再续加,哪怕是“温和食材”也别混加。
2. 慎加“应季高致敏食材”
秋天的坚果、海鲜是高致敏类,但不少妈妈觉得“应季新鲜”就早加。我家娃加核桃泥后嘴边起红疹,后来才知道辅食添加顺序优先低致敏食材,坚果/海鲜建议满1岁后再尝试,且首次只加1小半勺。
3. 别直接喂“生榨秋梨汁”
秋天干燥想给娃补水,我直接榨了梨汁喂,结果娃喝了腹泻——生梨性凉,且生榨果汁糖分高、纤维粗,宝宝肠胃扛不住。替代方案:梨蒸软压成泥,或加少量温水煮成淡梨水(1岁内不加糖)。
4. 避免“辅食过稠+缺水”
秋天空气干,我怕娃饿把辅食调得太稠,又没及时喂水,结果娃便秘3天。要点:辅食稠度以“能缓缓流动”为宜,每次吃完辅食后喂1-2勺温水(6个月+宝宝),预防秋燥型便秘。
5. 别给娃吃“冷藏隔夜的秋菜泥”
秋天蔬菜多,我一次做了南瓜泥冷藏,第二天直接加热喂,娃吃了轻微呕吐——冷藏后的辅食易滋生细菌,且秋菜(比如菠菜)反复加热会流失营养。建议:辅食现做现吃,单次做1-2顿的量,吃不完直接丢弃。
我正在参加#秋季护理避坑#活动🔥,想参加的小姐妹快来创作中心领取任务吧!
来自深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