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铁权威标准,妈妈们快收下!


关于宝宝铁缺乏的预防和铁剂的补充一直是妈妈们热议的话题,不仅有疑问,有的也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小编汇总了一些常见问题,它们在《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的多学科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都能寻到答案,欢迎妈妈们围观学习!
1.宝宝容易缺铁吗?
我国儿童缺铁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受先天储存不足、铁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这些因素影响。
有数据显示,中国儿童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发生率达到了40.3%,7个月到12个月婴儿更是高达65.2%。
2.宝宝只有确诊贫血,才需要补充铁剂吗?
当然不是!预防大于治疗!不同情况的宝宝,预防性补充方式也不同:
①足月儿:母乳喂养足月儿,4个月开始补充铁剂,每日补充元素铁1~2 mg/kg(最大15 mg/d),直至他能够摄入足量富含铁的辅食。
②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者应从2周龄开始补铁,每日补充元素铁2~4 mg/kg(最大15 mg/d),直至12月龄。
3.为什么要重视预防性补铁呢?
铁缺乏症有一个过程,分为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期三个阶段。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症发展的最后阶段,只是冰山一角。但大多家长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孩子缺铁了,需要补铁。其实早在前两个阶段,就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免疫力、认知和学习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对此,专家共识也强调了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健康和神经发育有重要影响,并建议预防性补充铁剂!
4.宝宝确诊缺铁性贫血,应该怎么治疗呢?
尽量给予口服铁剂治疗,应按元素铁计算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 4~6 mg/kg,每日分 2~3 次。此外,家长要尽可能查找并去除导致儿童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
5.铁剂的补充,应该注意什么?
(1)尽量给予口服铁剂治疗;
(2)牛奶含磷较多,可影响铁的吸收,故口服铁剂时不宜饮用牛奶;
(3)选择适合儿童的口服铁剂:如口感良好、胃肠道刺激较小(有机铁)、服用方便的补铁药物。
小编刚好知道一款适合宝宝喝的铁剂,就在去年儿科药学专家开展了《口服铁剂儿科临床应用现状及评价》的研究课题,发现第三代有机铁络合物右旋糖酐铁,可以分子形式被整体吸收,吸收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几乎没有胃肠道反应,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势突出。同时该研究还将临床常用的13种铁剂进行适口性评价,利用电子舌数字化评价和小朋友志愿者进行的人群尝味法,最终评价结果为达因药业的右旋糖酐铁颗粒口味最佳,是孩子最喜欢的口服铁剂。
6.血红蛋白水平正常后,就不用补铁了吧?
仍需要,一般建议宝宝补铁1个月左右,复查血红蛋白,即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铁2个月。如果补铁疗程不足,宝宝体内的铁储备就不足,当遇到感染、腹泻等疾病时会再一次出现贫血。
7.只补铁剂就够吗?
还不够!维生素A、B6、B12、C、叶酸等多种维生素影响人体铁的吸收利用和代谢功能,同时,微量营养素缺乏也是各类贫血产生的重要营养因素。其中维生素A缺乏与贫血具有协同出现的现象。因此,宝妈们要注意宝宝膳食中各种微量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尤其维生素A缺乏/边缘型缺乏、维生素D缺乏/不足仍是我国儿童目前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对此,专家们也已达成共识,建议宝宝出生后及早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D制剂[3]。考虑到6岁前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视觉发育、身高增长、造血系统、牙齿健康和大脑发育也都处于发育关键期。从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角度来看,维生素AD持续补充到6岁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益处更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的多学科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41):3246-3256.
[2]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中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 886-891.
[3]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01):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