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女王V5妈野法则 | 当妈后才知道,孩子发烧是一场修行
作为妈妈,我是保姆、老师、厨师、司机,还是24小时待命的“人形体温计”。可当孩子发烧的那一刻,所有的身份都自动切换成一个——熬夜战士。
37.5℃~38℃:低烧,妈妈的观察期
孩子的小脸微微发红,手心发烫,体温计显示37.8℃。我告诉自己:别慌,先观察。
✅ 我的应对
- 减少衣物,避免捂热
- 少量多次喂温水
- 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下
- 保持室内通风,但别直吹冷风
⚠️ 警惕:如果持续低烧超过24小时,或伴随精神萎靡,及时就医。
38.1℃~38.9℃:中烧,妈妈的战斗期
体温突破38.5℃,孩子开始哼哼唧唧,小脸烧得通红,我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 我的应对
- 按体重服用退烧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 继续物理降温,但不用酒精或冰水
- 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咳嗽、呕吐、皮疹)
- 记录体温变化和用药时间
⚠️ 警惕如果服药后1小时仍不退烧,或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立刻去医院。
39℃以上:高烧,妈妈的煎熬期**
体温飙到39℃+,孩子蔫蔫的,甚至开始说胡话。这时候,每一分钟都像被拉长。
✅ 我的应对:
- 退烧药+物理降温双管齐下
- 防止脱水,补充口服补液盐或稀释的果汁
- 如果手脚冰凉,先搓热再降温(警惕体温继续上升)
- 随时准备去医院
⚠️ 紧急情况: 高热惊厥(突然抽搐、翻白眼)立刻侧卧,清理口腔,拨打120。
退烧后,妈妈的复盘期
烧退了,但战斗还没结束。我会复盘:
🔹 是不是幼儿急疹?烧退疹出
🔹 有没有反复?警惕细菌感染
🔹 饮食怎么调?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
当妈后才知道,孩子的每一次发烧,都是对妈妈的“熬鹰式考验”。但再累再困,只要那双小手紧紧抓着我,我就知道——这场仗,我必须赢。
来自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