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野法则|育儿育己,找回热爱的自己
成为妈妈后,我才慢慢明白,育儿从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段和娃同行的成长之旅。我在陪她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重新拼凑出那个曾被忽略的自己🥰。
刚生完娃那阵,总忍不住对着镜子焦虑:腰线松了些,黑眼圈越来越沉,好像都在提醒我“你不再是从前的你了”。无数声“妈妈”的呼唤把我喊得慌了神。后来才明白,焦虑本就是常态,承认对身份转变的无措,正是与自己和解的开始呀。
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后,我学会了允许不完美的存在,不再强求事事陪伴👀。孩子专心玩玩具时,我会铺开画纸蘸上颜料,看色彩晕染的瞬间,生活的琐碎仿佛都化作了柔和的光斑;陪玩到耐心耗尽时,就垫上瑜伽垫做几组伸展,呼吸渐稳的时刻,烦躁也会悄悄消散。这些“偷懒”的片刻,不是放纵,是给疲惫的自己留块小天地呀!
妈妈的身份从来不止于“妈妈”,我们也在自我觉察中平衡,在角色里进化,在陪伴中成长✨。清晨娃没醒时,我会窝在飘窗读几页书,那些被日常磨钝的感知,在字里行间慢慢醒过来;午后她搭积木时,我画画,她总会举着蜡笔凑过来:“妈妈,我也画”。看她模仿我的笔触画歪扭扭的小花,忽然懂了:我专注的样子,就是教她热爱的最好方式呀!
这些时刻,我不是谁的妈妈,只是在画笔🎨下舒展的自己,在瑜伽呼吸里沉静的自己,在书页间漫游的自己。色彩斑斓的颜色、瑜伽垫上的放松、书页淡淡的墨香,都在悄悄治愈着疲惫。当我在热爱里舒展发光,那些日常被消耗的能量,便在不知不觉中重新充盈✅。
如今终于全然接纳:生活还是那个生活,只是多了份小人儿的喧闹;目标还是那些目标,进度条偶尔暂停也没关系。我们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但“自己”最珍贵呀!当我能在画里挥洒,在瑜伽里平衡,在文字里见辽阔,这份被爱好浸润出的从容与鲜活,自会变成一束暖光,照亮娃的小世界🌟。
原来,最好的养育,就是做闪闪发光的自己呀!
来自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