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发烧时,家长保持冷静很重要,因为发烧本身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以下是一些关键处理要点,帮你科学应对:
1. 先判断发烧程度
- 腋下温度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 注意:宝宝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如穿太多、刚哭闹后),测量前先让宝宝安静半小时,排除干扰因素。
2. 优先物理降温(低热或中度发热时)
- 减少衣物:不要给宝宝裹太厚,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利于散热。
- 补充水分:多喝温水、母乳或配方奶,避免脱水。
- 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轻擦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不要用酒精擦浴,可能刺激皮肤)。
3. 合理使用退烧药(体温≥38.5℃或宝宝明显不适时)
- 儿童常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合3个月以上)、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按宝宝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
- 不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以免剂量混乱。
- 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不要依赖。
4. 及时就医的情况
- 年龄<3个月的宝宝发烧(任何体温)。
- 体温≥40℃且难以退烧。
- 发烧超过3天无好转,或反复发烧。
- 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抽搐、呼吸困难、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记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比体温数字更重要。只要宝宝吃喝玩睡大致正常,就不用过于焦虑,配合护理和必要时的医疗干预即可。
来自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