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错 30 天,我终于找到 “止吐密码”亲测有效后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我才明白:90% 的宝宝吐奶不是病,而是喂养细节没做好。这三招亲测有效,现在宝宝每天吐奶次数从 3 次降到 0-1 次,偶尔吐也只是嘴角溢一点,老母亲终于能睡个整觉了!
1. 喂奶时:别让宝宝当 “低头族”以前我总习惯让宝宝平躺在怀里喂奶,看着他咕咚咕咚喝得香,其实这时候奶液很容易逆流。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身体倾斜 45 度,就像躺在小斜坡上,我会用哺乳枕垫在胳膊下,既省力又能固定角度。另外要盯着奶嘴 —— 如果奶液没充满奶嘴,宝宝会吸进大量空气,这就是 “吃完必吐” 的元凶!每次喂奶前,我都会先把奶瓶倒过来,让奶液填满奶嘴再放进宝宝嘴里,听到 “咕咚咕咚” 的吞咽声才放心。
2. 拍完嗝:别马上 “扔” 回床上新手妈妈常犯的错是:喂完奶觉得宝宝没哭闹,就直接放平让他睡,结果半小时后准吐奶。现在我家有个 “黄金 20 分钟” 法则:喂完后先竖抱宝宝,让他趴在我肩膀上,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后背。听到 “嗝” 的一声还不够,必须再抱 20 分钟,期间可以轻轻晃悠着哼儿歌,等他彻底放松了再放到床上。如果宝宝实在不打嗝也别慌,把他侧躺放在床上,后背垫个小毛巾卷固定姿势,就算吐奶也不会呛到自己。
3. 换衣服:备一套 “应急装备”被吐奶弄怕了之后,我在家囤了 10 条隔汗巾,喂奶时垫在宝宝脖子下,脏了直接扔掉,比换衣服省事 10 倍。出门必带的 “防吐奶三件套”:一次性围兜、便携湿巾、小毯子,公交车上那次要是有这些,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不过,每个宝宝的情况都有差异,我还整理了一份《0-6 个月宝宝吐奶应急手册》,里面有区分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的 3 个判断标准,如果你也正在被宝宝吐奶折磨,想彻底摆脱手忙脚乱的日子,评论区留言 “吐奶” 就能领取。咱们一起科学应对,让带娃轻松一点~
来自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