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科学预防与干预:从饮食到医疗的全方位呵护1. 合理膳食,精准补铁:
辅食添加:6个月后及时引入含铁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牛肉、猪肉)、动物肝泥(每周1~2次)、高铁蔬菜(菠菜、黑木耳)和豆类。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可搭配番茄、橙子等食物。
规避影响铁吸收的因素:避免在补铁的同时摄入大量钙(如牛奶、钙片),两者需间隔2小时以上;少喝浓茶、咖啡,减少鞣酸对铁吸收的抑制。
2. 医学检测与干预:
定期体检: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水平,若确诊缺铁性贫血(6个月~6岁Hb<110g/L),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并定期复查,避免过量补铁引发便秘或中毒。
关注高危人群:早产儿、低体重儿、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未及时补铁的宝宝,需提前进行铁营养评估。
3. 生活习惯的调整:
培养宝宝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鼓励多样化饮食;
及时治疗消化道疾病,减少铁的流失。
🙅四、不要以为“宝宝皮肤白就是健康”,或认为“补铁会导致上火”而拒绝补充铁剂,这些观念可能延误干预时机。事实上,缺铁的危害具有隐蔽性,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而科学补铁(食补优先,药补为辅)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来自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