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算不了解历史,只读几本经典的历史类网文小说,也能大致...


其实,就算不了解历史,只读几本经典的历史类网文小说,也能大致明白中国古代多数王朝基本上都因为土地兼并而灭亡。
但大家难道真的认为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或者是掌权的官僚,还有皇帝贵族这些人,他们不清楚土地兼并的危害吗?
并非如此,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每个朝代开国时,都会对前一个朝代的错误进行总结,特别是针对前朝的错误,都会有针对性地防范。
就拿离咱们比较近的宋、元、明这三个朝代来说吧。
宋朝虽然经常被嘲笑,但它确实总结了前朝后期军阀混战的教训,对节度使这类军阀的防范特别警惕,这成了宋朝的“祖训”,防止武将坐大,也因此有了“弱宋”的嘲讽称号。
但你要是宋朝人,你也会防武将,原因很简单,就是宋朝开国前那段军阀混战的惨痛历史。不管怎样,宋朝至少终结了这一切。
元朝就不多说了,这个朝代和前后朝的连贯性其实并不大,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情况。
然后是明朝,明朝对宋朝的反思非常深刻。比如明朝一直为人称道的: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祖训”。
不管这些祖训是否适合当时的情况,至少明朝没像宋朝那样憋屈。到王朝末期,君王还能有底气说一句“君王死社稷”,可以说是很有骨气了。
另外,明朝开国时,对宋朝的错误不仅仅在防范外族上,对文人、士大夫也同样有警惕。
同样的,不管是宋朝还是明朝,对于土地兼并的问题都有很深刻的认识,从上到下,从皇帝到官僚,都知道它的危害,可为什么就是解决不了呢?
中国古代从秦朝开始,几乎都是以史为鉴,就连我们现在也是如此。但“土地兼并”这个问题,依然是个死结。
所以,我挺好奇的,未来的子孙们,他们会怎么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以史为鉴”和“土地兼并”呢?又会怎么警惕、防范,甚至反攻倒算呢?
可惜,那可能要等到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了,我可能是看不到了。
来自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