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享过福的吴石那么坚定,吃过苦的老郑却叛变了?

《沉默的荣耀》中有个很反常的现象:
拥有高官厚禄享过福的吴石,坚守了自己的信仰。
但是走完长征吃过苦的老郑,却叛变了。
我们惯有的认知是:
经历过苦难的人,通常意志会更加坚定,而生活条件优越的人,因为吃不了苦,更容易动摇。
但是在《沉默的荣耀里》,这个认知却被颠覆了。
吴石作为国名党高级官员,他拥有偌大的宅院,高额的工资,出入皆有专职司机,可以说,物质上,他从未受过半点委屈,也没有吃过生活的苦。
但是他为了自己的信仰,却能舍弃这些普通人很难得到的荣华富贵,更难的是,他还必须舍弃自己的妻子儿女,舍弃幸福的家。
尤其,被捕之后,他其实是遭受了很长时间非人的折磨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以过人的意志,坚守了自己的信仰。
相比之下,老郑,这个当时台湾地区唯一走完长征的人,却在敌人未曾用刑的情况下,就叛变了。
想想看,那可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啊!其艰苦卓绝的程度,远超我们现代人的想象,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啊!
一个走完长征的人,应该是一个很可靠,很经受得住考验的人。无数走过长征的前辈们,也确实是这样。
但老郑不是。
他反而是因为吃过“苦”,所以变本加厉想要给自己补偿“甜”。
他把自己才十几岁的小姨子发展成情人,出入高级西餐厅和戏院,本来第一次被捕已经逃脱了,结果却因嘴馋一块牛排再次被捕。
敌人还未用刑,他就把一千多人供出来,导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台湾的地下组织遭受覆灭之灾,也直接导致吴石暴露。
所以说,物质是否优渥,和一个人能否坚守,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吴石能坚守,是因为他有大爱,心里装着别人,情愿用自己的牺牲,换取天下人的幸福。
老郑会背叛,是因为他只有小情,心里只装着自己,想要用天下人换取自己的幸福。
孟子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吴石的坚守和老郑的叛变,就是这句话,最鲜明的注脚。
你觉得呢?
来自广州市




















































































































































